百科经验 > 杂谈 > 正文

​豢龙氏和御龙氏:上古时期养龙专业户?

2025-08-24 19:37 来源:网络 点击:

豢龙氏和御龙氏:上古时期养龙专业户?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象征祥瑞,关于龙的传说是不胜枚举,龙的形象也是众说纷纭。东汉班固《汉书》:“臣以为龙又无角,谓之为蛇又有足,跂跂脉脉善缘壁,是非守宫即蜥蜴。”到了明代,龙的形象更加具体丰满起来,《本草纲目·翼》云:“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而宋代画家董羽则认为龙“角似鹿、头似牛、眼似虾、嘴似驴、腹似蛇、鳞似鱼、足似凤、须似人、耳似象。”这也是现在被大多数人认可的说法。

那么龙,它真的存在么?有些人认为,龙就只是一个神话形象,是古代人民用各种动物拼凑出来的图腾形象。而另外一些人觉得,龙是真实存在过的,甚至现在仍然有。再者说了,在上古时期还有专门驯龙的家族。今天小诺就各位看官介绍一下上古时期养龙专业户:豢(huan音同换)龙氏、御龙氏。

《九州要纪》云:“董父好龙,舜遣豢龙于陶丘,为豢龙氏。”舜帝时期,有名董父者,在民间是颇有威名,他所到之处常常有龙相伴,大家伙都以为他是神仙,对他毕恭毕敬,爱戴有加。舜帝听说了,大喜过望,“快快快,快把董父请来。”董父被舜帝召见,自然要露两手,看得舜帝是目瞪口呆,即赐名“豢龙氏”,专门为他养龙。在董父之后,会这门技术的人是越来越少。

到了夏代,夏帝孔甲意外得了一雌一雄两条龙,但无奈宫中无人会养,实在让人挠头。有人献计:“有一个人,叫刘累,跟董父学过驯龙,让他来试试吧。”刘累来了之后,前期确实养的不错,夏帝是高兴地手舞足蹈,赐名“御龙氏”。好景不长,有一天雌龙死了,刘累惊慌失措,无奈出此下策:把龙扒皮抽筋,做成肉羹献给了夏帝孔甲。孔甲哪儿吃过龙肉啊,觉得鲜美无比,命刘累来日再献。刘累是彻底崩溃了,心想龙死之事是瞒不住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连夜跑到了河南鲁山县昭平湖地区(今河南鲁山),销声匿迹。从此,慢慢地便没了关于驯龙人的传说。关于龙和驯龙人是否存在,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哦!

各位看官,故事到这就结束啦。谈奇闻异事,品百味人生。记得给小诺个关注哦~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