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经验 > 杂谈 > 正文

​「株洲人物」“最会打仗的”指挥官—杨得志

2025-08-31 19:27 来源:网络 点击:

「株洲人物」“最会打仗的”指挥官—杨得志

“最会打仗的”指挥官—杨得志

相比于麦克阿瑟出身于西点名校,蒙巴顿出身于军事贵族世家,图哈切夫斯基从小就是沙皇近卫团的成员。 而我军的将军们大多出身平凡,参军前,很多是普通的工人与农民,与他们相伴的是镰刀与斧头。为了生存,他们被迫拿起了枪,走上了一条不同的道路。比如当年在衡阳修铁路的普通工人杨得志,他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开国上将

人物简介

杨得志(1911年1月3日—1994年10月25日),原名杨敬堂,男,籍贯湖南省醴陵南阳桥(今属株洲)三望冲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毕业于抗日军政大学和南京军事学院。

杨得志于1928年参加工农革命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生涯中,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十一师班长、排长、连长,第二师师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队长,冀鲁豫军区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一旅旅长,等等…

杨得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先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战役系主任,济南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94年10月25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3岁。

革命经历

国内革命

1928年,杨得志参加湘南起义武装组成的工农革命军第7师,并随部队到井冈山。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2年,杨得志曾奉命率红1团坚守阵地三昼夜,打退国民党军队3个师的轮番进攻,受到总部的表彰,授予三等红星奖章。1934年,参加长征,率团担负前卫和先遣任务。曾指挥红1团强渡天险乌江,全歼嵩明县城国民党守军;继又组织“十七勇士”突击队强渡大渡河,任红1师副师长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春月,杨得志入日军政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杨得志任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5团团长,率部参加平型关战役。 1938年,任第344旅副旅长和代理旅长,带领100余人翻越太行山,越过平汉铁路封锁线,在滑县与689团会合后,取得全歼伪军扈金禄部的胜利。于平汉路东、漳河以南、卫河两岸开辟抗日根据地。 1939年,杨得志任冀鲁豫支队支队长,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壮大抗日武装,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创建了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

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后,杨得志任晋冀鲁豫军区第1纵队司令员、晋察冀军区第1和第2纵队司令员,率部参加了邯郸战役、正太战役和青沧战役。

1948年11月,平津战役中,杨得志率部围困、攻克新保安,全歼守敌国民党军队华北“剿匪”总司令傅作义的“王牌”第35军另2个师。

杨得志故居

杨得志故居位于株洲县南阳桥乡三旺冲村,已有百年历史,为株洲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元月,杨得志故居修葺一新的杨得志将军故居对外开放,同时在故居旁设立将军生平事迹陈列室,展出将军遗物和相关历史资料,供群众免费参观和瞻仰。

在战争年代我国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革命工作者 他们为新中国的未来为了一个国家有一个光明的未来献出了自己的青春 自己的生命 向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