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经验 > 杂谈 > 正文

​1940年386旅建制、主要领导授衔情况

2025-10-07 19:17 来源:网络 点击:

1940年386旅建制、主要领导授衔情况

1940年三八六旅建制

陈赓旅长。政治委员王新亭,参谋长周希汉,政治部主任苏精诚。

1940年5月成立太岳军区,由386旅兼,对外称太岳纵队。

772团

团长郭国言。政治委员程悦长,后来由金世柏接任。副团长查玉升,后来由王得胜接任。参谋长闵学胜,后来由武承先接任。政治处主任胡裕文。

第16团(原新一团改编)

团长谢家庆,后来由雷震接任。政治委员程悦长,后来由张春森接任。副团长黄仕友,参谋长李明,政治部主任常祥考。

第17团(原补充团)

团长陈正宏(陈振洪),政治委员刘达宣,副团长陈康,吴隆煮。参谋长田永智,政治处主任黄祖华。

第18团(原第4团)

团长闵学胜

1940年三八六旅参加的主要战斗

1. 冀南反顽战役

东进纵队、青年纵队、先遣纵队,筑先纵队各一个团及第386旅第4团在清河西南中兴集一帯,与石友三部第181师激战整日,阻滞了顽军逃窜。后将顽军主力包围在威县东南卜保寺、 飞鸣堂、窑安镇地区,井发起猛烈围攻,连 克村庄多地。

2. 粉碎日寇“五路围攻"

40年三八六旅和决死队在太岳区刚站稳脚跟之际,日军便于3月底集结六千余人的兵力,在沁县、屯留地区,向三八六旅发起五路围攻。八路军,以新一团和一部分地方武装,穿插到日军后方进行游击,吸引日军围攻。以主力部队七七二团和补充团等部队,在内线布防,寻找战机,歼灭敌人。另外,部署决死队三十八团,以防日军对我军形成夹击之势,配合主力歼灭日军。战斗从3月31日持续到4月1日下午日军撤出战场。此次战斗毙伤日军500多人,我军伤亡100多人。很多战士都是中毒而死,这也是我军日后作战需要防范的一大教训。

3. 白晋路破袭战

385旅及平汉纵队等部担任主要突击方向,负责破击来远至故城段。并顺势烧毁南沟,南关,来远敌存储的军用品。

386旅主力和决死纵队4个团负责柳村,沁县,权店段的破击任务。同时对夏店,屯留一线之敌和平遥南北段敌人进行游击侦察,并破路阻击其增援。坚决消灭沁县,漳源出动的敌人。

其他各部队也有各自的破击任务。5月5日夜间,在100多公里长铁路线上开展大规模的破击作战,白晋战役。

386旅和决死一纵一部,经过一夜的奋战,彻底破坏日军控制的四十多里铁路和公路。还袭击了日军的一列火车。5月6日,权店,沁县日军增援,386旅立即组织还击,给日军以严重打击。日军不得不撤回据点。

此次战役,八路军129师几乎全部投入。经过一日两夜的破击作战,破坏了日寇控制的五十多公里白晋铁路;摧毁五十多座桥梁;炸毁车站三处,火车三列;焚毁弹药库、汽油库各一座;消灭日军警备队长峰下正荣一下350多人。缴获400多条步枪,千余条铁轨和大批军用物资。同时解放几千名为日军修路的民工。

4. 晋家山战役

1940年7月2 日至9日,八路军太岳军区第772、第 38、第25、第17、第42团,与国民党顽军61军激战,毙伤顽军800余人,俘虏500余人,缴获长短枪600余支、轻重机枪20余挺。

5. 芦家庄战斗-属百团大战

1940年8月20日至21日,八路军太岳军区第16团 向山西省寿阳县芦家庄日军发起攻击,仅用半个小时,便将4个碉漆全部攻占,歼敌大部。

6. 正太路破击战役一属百团大战

1940年秋,八路军在华北日寇后方发动了举世闻名的百团大战。在历时三个半月中,太岳区的部队参加大大小小战斗近百次。正太路西段战役,8月20日夜,129师和晋察冀军区部队发起对正太路西段发起百团大战的第一阶段作战。其中包括,8月20日夜打响百团大战第一枪的芦家庄战斗,太岳区16团仅用半小时便结束战斗。

1940年8月20日至9月10 日 ,八路军120师、129师等部,在正太铁路沿线地区大小战斗134次,毙伤日伪军2095人,俘日军21人、伪军 235人,攻克 据点32处,破坏铁路40公电、公路600多公里、桥梁18座,缴获大就武器和军用物资。八路军伤亡 950人。

7. 冶西战斗一属百团大战

1940年8月21日至25日,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第 7724个连,反复冲杀攻占冶西,歼日军两个小队一部,攻占碉堡一座。

8.双峰战斗一属百团大战

1940年9月5日至7日,八路军太岳军区第772、第 16、第38、第25团,向刚刚进驻榆社县双凤镇的日军发起攻击,经过激战,歼灭日军大部,歼敌400多人。

9. 榆社战斗一属百团大战

1940年9月23日至25日,八路军太岳军区第772、第16团,利用坑道炸塌伪军 碉堡,突入日伪军核心阵地,经激烈的白刃格斗,将守备日伪军全部歼灭,歼敌280余人。

10. 榆辽战役一属百团大战

1940年9月23日至10月1日

1940年9月23日至10月1 日 ,八路军第129师第385旅、 第386旅、新编第10旅、山西青年抗敌决 死队第1纵队、太岳军区,在山西省榆社县、辽县(今左权县)地区,发动了榆辽战役。歼灭日军1000人,收复县城一 座,攻克据点多处。

结束了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的作战。经过短暂的休整,便开始了第二阶段的作战,榆辽战役。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由太岳和太行部队负责,以拔除榆社至辽县的据点,相机收复榆社和辽县两座县城为目标。

9月23日夜11点,到25日16时,我军对榆社县城发起四次攻击。期间,我军遭到毒气攻击,还受到日军4架飞机低空扫射。最终,榆社县城被我军攻克,守敌主要兵力被我军消灭。

到10月初,第二阶段战斗基本结束。各部队主力进行休整和战斗总结。

11. 晋东南反“扫荡"

1940年10月6日至11月中旬,日伪军对晋东南抗日根据地进行连续的报复性“扫荡”,129师385旅、 386旅、新编第10旅、决死队一部展开节节阻击。11月中旬反扫荡结束。毙伤日伪军2780余人,俘虏伪军42人。

12. 关家垴战斗一属百团大战

1940年10月29 日至31日,129师385旅、 386旅、新编第10旅、决死第1纵队一部,决定消灭来犯的日军冈崎大队500多人。后因日军援军2000多人赶到,遂撤出战斗。共歼敌400人。

55年授衔

772团:

政委金世柏少将,副团长查玉升少将,胡裕文未授衔。

第16团:

雷震少将,政委张春森少将,副团长黄仕友,参谋长李明少将,政治处主任常祥考。

17团:

副团长陈康少将,政治处主任黄祖华大校。刘达宣大校。

18团

闵学胜少将

其他

1. 谢家庆

1940年10月31日,原386旅16团团长谢家庆在关家垴战斗中作战牺牲。386旅18团,也就是原第4团,由由边纵先遣支队第3大队谢家庆、李大清部改编。

2. 吴隆煮

在百团大战期间,留守太岳的17团在40年8月22日晚和白晋铁路线之南关沁县段的日军作战。386旅17团副团长吴隆煮在这次战斗中,身负重伤,失血过多,光荣牺牲。

吴隆煮37年在772团任职过营特派员,参加过七亘村伏击战。

3. 《亮剑》中李家坡之战,山崎大队误打误撞发现了八路军的兵工厂。后因敌援军的到来,未实现全歼。这场战斗就是根据关家垴战斗改编。

4. 常祥考牺牲

5.武承先、胡裕文、陈振洪,田永智不详

参考资料

《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沿革和各级领导成员名录》

《解放战争全史》

《一代战将--回忆王近山》

《八路军回忆史料》

《王新亭回忆录》

《陈锡联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