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经验 > 百态 > 正文

​空战兵器:苏联米格23战斗机

2025-11-04 21:00 来源:网络 点击:

空战兵器:苏联米格23战斗机

本文章为军事连载,主要介绍国外近几十年现役或者是退役的先进兵器。包括空战兵器、海战兵器、陆战兵器和电子战兵器。喜欢的朋友多多点赞、关注、评论!谢谢!!!

1.版权归作者<两栖73021>所有;2.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从8月1日起每天更新军训必训的基本训练科目,希望刚刚步入初中、高中特别是大学必须要参加军训的悻悻学子们提前关注,还有就是即将进入部队、军校的战友们多多学习,这将是你们一生忘不了的课程。(军训所学的基础课程和部队上的基本一样,只是严格程度不同而已。)

苏联米格23战斗机

米格—23是一种变后掠翼单座单发超音速战斗机,是70年代苏联空军用以取代米格21的主要制空战斗机。该机兼有较强的对地攻击能力。西方称其为“鞭挞者”(Flogger)。米格—23于1963年开始研制,1970年投入试生产并装备苏联空军,1973年开始大量生产,其后不久即出口外销到1986年停产时,生产总数已逾4000架。除苏联外使用该型飞机的国家还有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及利亚、埃及、伊拉克、叙利亚、埃塞俄比亚、利比亚、越南、古巴、波兰和印度等。

米格23约有10种改型,技术、战术性能逐渐改进。除机翼未变,机身特别是机头部分变化明显,有的改型已成为专门用途的作战飞机,如米格23B是专门的对地攻击型,编号也已改为米米格—23飞机最大起飞重量20400公斤,装1台P29—300格27。涡轮喷气发动机,推力(最大/加力)8265/12550公斤,最大速度2.35倍音速,实用升限17800米,作战半径1160公里。

该机是苏联第一种重型战斗机,其外形脱离了米格战斗机机头进气的传统样式,改为两侧进气,得以在机头装大直径天线的火控雷达,实现了超视距攻击。采用变后掠翼技术,改善了起降性能和增大了航程,同时减小了跨、超音速阻力。米格23突出的性能是平飞速度大,高空时达2.35倍音速,低空表速达1350公里/小时,且水平加速性好,利于低空突防、高速拦截和攻击后脱离。但该机的高空性能不突出,中、低空机动性较差,如在5000米高度、0.9倍音速的最小盘旋半径为2200米,比米格21的还大,表明其近距格斗能力较差,无法胜任其主力制空战斗机的使命,只适于中、低空高速拦截使用。而它的对地攻击型由于武器挂载量较大,航程较远,低空突防速度大、装甲防护较好,倒不失为一种对地攻击能力较强的战斗机。米格23装有“高空云雀”火控雷达、多普勒导航系统、自动驾驶仪和仪表着陆设备,还有激光测距、雷达告警等设备。主要武器有1门23毫米双管机炮,5个外部挂架,可携带4500公斤武器载荷,根据不同任务挂装各种空空导弹、火箭、炸弹。对地攻击型还可挂空地导弹和战术核武器。

伊拉克空军装备了不少米格—23战斗机,但在海湾战争中一无建树,反而被多国部队空军在空中击落9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