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经验 > 杂谈 > 正文

​吉林之肾 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25-07-26 00:03 来源:网络 点击:

吉林之肾 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莫莫格湿地风光

新华网长春11月12日电(记者 郭聪 通讯员 魏静)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交界之处便是吉林省西部面积最大、最为典型的湿地类型保护区——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4.4万公顷,核心区面积5.2万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6.3%;缓冲区面积5.5万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38.1%;实验区面积3.7万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25.6%。

流经莫莫格保护区的江河有嫩江、洮儿河、二龙涛河、呼尔达河,即一江三河。嫩江与洮儿河相汇形成了8万多公顷适宜鹤鹳类等水鸟栖息繁殖的典型沼泽湿地。

莫莫格湿地朝霞

近年来,吉林省林业厅通过采取引水恢复湿地、油田开采区植被修复等不同措施以及河湖连通工程的促进下,抢救性恢复鹤、鹳等珍稀濒危鸟类栖息地6万公顷,约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2%。

莫莫格湿地晚景

湿地的恢复和湿地产品的产出为当地群众增加了经济收入,发挥了经济效益;通过湿地观鸟和科普宣教提高了人们的保护意识,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社会效益;湿地环境的改善使局地小气候明显好转,镇赉县东部地区的降雨量和大气湿度要好于西部地区。可以说,莫莫格湿地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三大功能得到了明显发挥。

莫莫格芦苇

莫莫格保护区湿地景观类型大致可划分为:江河湖泊水域、苔草小叶章湿地、芦苇藨草沼泽、碱蓬草甸湿地。

莫莫格芦苇

在实施保护管理中,河湖连通湿地功能明显发挥。镇赉县河湖连通工程是吉林省西部地区河湖连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工程以恢复区域生态环境为主,兼顾农业灌溉、水产养殖、芦苇种植、草原生态、植树造林、土地整理、旅游开发、改善人居环境等综合利用。镇赉县工程段优先满足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用水要求,工程全部建成后,可将保护区中西部二龙涛河流域泡塘与洮儿河实行有效连通,先期工程已经初见成效。

世界濒危物种白鹤在莫莫格栖息停留 冯晓光摄影

莫莫格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多样,其中,两栖爬行类8种,鱼类52种,兽类29种;鸟类298种,国家Ⅰ级保护鸟类有白鹤、丹顶鹤、白头鹤、东方白鹳、黑鹳、大鸨、金雕、虎头海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10种,Ⅱ级保护鸟类有白枕鹤、蓑羽鹤、灰鹤、大天鹅、小天鹅、鸳鸯等42种。

2010年11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正式授予镇赉县“白鹤之乡”荣誉称号。如今,莫莫格已是当今地球上绝无仅有的白鹤迁徙路线上的重要停歇地。

世界濒危物种白鹤在莫莫格栖息停留 冯晓光摄影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 冯晓光摄影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管理,莫莫格鸟类种类数量持续增加。根据监测数据显示,莫莫格保护区鸟类资源由1989年的217种增加到298种,尚有十几种鸟类分布新纪录待确认公布。

重点保护对象白鹤停歇数量由过去的200多只增加到3000多只,每个迁徙季节数量超过1000只的天数约为37天,超过2000只的天数约为32天,超过3000只的天数约为15天,最高数量达到3809只(2012年4月28日),约占该物种世界种群的95%。

目前,白鹤在莫莫格的停歇时间和种群数量堪称世界之最,倍受国际、国内保护和学术组织的关注。

豆雁前往水边觅食 冯晓光摄影

鹤、鹳类等大型水鸟是湿地指示物种,其种类数量的逐年增加说明莫莫格湿地环境质量在不断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