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经验 > 杂谈 > 正文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的成长史

2025-07-29 09:09 来源:网络 点击: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的成长史

李光耀(1923年9月16日-2015年3月23日),新加坡华人,被誉为“新加坡国父”。

他的祖籍是中国广东省大埔县党溪乡,汉族客家人。李光耀从小接受英语教育,1935年考入新加坡英校莱福士书院初中部,1940年升入高中部,但因日本入侵并占领新加坡而未能完成学业,后曾在日本驻军陆军参谋部报道部工作,并在日本占领时期做过“黑市经纪人”以维持生计。

1945年日本投降后,李光耀于次年赴英国留学,就读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与剑桥菲茨威廉学院,1949年毕业并获得“双重第一荣誉学位”,1950年6月在伦敦获得执业律师资格,同年8月回国开始从事律师工作。

1954年10月,李光耀联合一些从英国回来的华人、当地受华文教育的左派学生和工会领袖成立人民行动党,1955年当选立法议会议员。新加坡政府与英国政府前后展开三次宪制会谈后,英国同意给新加坡在英联邦内部的自治邦地位,1959年6月3日,新加坡获得自治邦地位并成立自治政府,李光耀成功当选第一任总理。

新马合并与新加坡独立:李光耀执政后,鉴于新加坡经济落后、人口快速增长且就业压力大的状况,主张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等地区合并为统一的马来西亚联邦(简称“新马合并”)。然而,人民行动党内部在“新马合并”问题上出现分裂倾向,1960年李光耀将国家发展部长王永元开除党籍,1961年以林清祥为首的约80%的人民行动党党员脱离党籍,成立了“社会主义阵线”。1963年,李光耀政府发动冷藏行动,逮捕大量反对新加坡与马来亚合并的反对派,同年7月,新马正式合并。但合并后,李光耀的政策、身份等引发了包括种族、经济、政党与邻国等诸多矛盾。1964年新加坡发生种族骚乱,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被逐出马来西亚联邦,宣布独立。

独立后,新加坡面临国内外诸多困境。李光耀在政治、经济、国防、外交、社会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政治上,建立了以人民行动党为主的一党执政体系,强调精英治国并加强党的建设,同时实施种族平等、宗教宽容政策以平衡国内社会;经济上,前期大力吸引外国投资,发展制造业,后期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化,完善工业结构;社会方面采取中央公积金制度、“组屋”制度等维护稳定;国防上首先建立本国的国防力量,并于1971年和英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缔结《五国联防条约》以寻求安全保障;外交上采取和平、中立、不结盟的原则。

李光耀自1959年开始担任总理,总共任职31年,于1990年10月卸任。之后他于1991年开始担任总理公署高级部长,1997年担任内阁资政,2011年从内阁退休。2015年3月23日,李光耀因重症肺炎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1岁。3月29日下午14时,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化中心举行国葬。

在李光耀执政期间,他为新加坡建国独立奠定了基础,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新加坡模式”。经济上秉持“实用主义”的发展观,早期大力发展制造业,并实施对外开放政策,促使新加坡向自由市场转变,之后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了新加坡经济腾飞。外交上,领导新加坡形成了大国平衡战略,与美国建立经济、军事合作,同时也接触中国,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制定方面有重要影响,还促进了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与世界大国之间的外交关系。

李光耀的政治举措包括:

- 一党独大:自1959年大选以来,人民行动党执政超过60年。李光耀领导的人民行动党反对新加坡实施具有充分竞争性的多党制,通过制定符合自身利益的法律,运用行政和司法手段限制反对党的成长。在党政关系上,执行弱化党政、强化行政的政策,人民行动党的核心领导干部控制着党,同时担任内阁部长级别官员,各级党组织可直接处理行政事务,介入经济、文化和社会的管理。该党注重与民众沟通联系,在各个选区设有“公民咨询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形成“政党优位协商”的互动模式。

- 法律建设严刑峻法:担任总理后重视法治建设,用铁腕手段打击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以建立真正的法治社会,新加坡至今保留着鞭刑与绞刑。1966年公布《破坏法》后,将鞭刑范围扩大至涂鸦及破坏公私财产等行为。新加坡禁毒法律也极为严格,携带毒品入境或藏毒作贩卖用途的主要刑罚为绞刑,对于成人男性犯罪者(16岁以上50岁以下)还可使用鞭刑。在其领导下,新加坡逐步建立起严密的法律体系。

对于英国的殖民统治,李光耀曾表示“新加坡的殖民统治者是英国人,算是幸运的”、“对于他们(英国人)有风度的离开,我心怀感恩”。英国的殖民统治对新加坡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弊端是破坏了新加坡的主权,攫取了当地资源与利益,让新加坡人沦为“三等公民”,受到许多不公与凌辱;但也在客观上支持、促进了新加坡的发展,如支持了新加坡当地种植业的发展,带来巨额投资,帮助建成先进的港口、广场、医院、酒店等现代建筑,带来了先进科技、设备以及更开化的思想与制度,还为新加坡培养了一批重要的人才,包括李光耀本人早年也接受了英式教育。这些制度和资源上的“遗产”,为新加坡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总的来说,李光耀为新加坡的主权独立与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他也面临一些负面评价,如被认为政治上阻碍了多党民主,打压政治对手,并且严格控制媒体舆论,限制表达自由。他的思想和政策对新加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使新加坡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岛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