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经验 > 杂谈 > 正文

​赚了!玉兔二号再传捷报,5年走了1600米,发现月球背后重要秘密

2025-07-31 01:58 来源:网络 点击:

赚了!玉兔二号再传捷报,5年走了1600米,发现月球背后重要秘密

玉兔二号可谓是我国的”明星产品“,近日,一则消息称”玉兔二号月球车传回最新影像“,再次将已经被遗忘的玉兔二号,再次推上热搜。

也许有很多人都十分惊讶”玉兔二号还在工作“,毕竟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各大媒体都未曾透露半点关于玉兔二号的任何相关信息,现在突然出现再次传来捷报让全球航天各国都十分震惊。

世界第一!玉兔二号月球车工作时间最长,网友:赚了

2019年玉兔二号搭乘嫦娥四号抵达月球背面,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5年9个月的月球探测任务,在月球背面经历了71个月球昼夜(一个月球昼夜就是一个月),是目前人类月球车工作时间最长的月球车,荣获世界第一的美誉。

要知道,玉兔二号设计寿命不超过3个月,如今已经超额完成月球探测任务,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赚大了。为何月球车在月球设计工作寿命如此短暂?

主要由于在月球表面,能够耐受月球表面真空、强辐射、零下180摄氏度到零上150摄氏度极限温度等极端环境。这种极端环境对于月球车的技术要求非常高,与常规的汽车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据了解,玉兔二号月球车的设计质量为135千克,搭载全景相机、红外成像光谱仪、测月雷达和中性原子探测仪等科学探测仪器。

据了解,玉兔二号的设计具备越野能力,能够实现20度的爬坡和20厘米越障能力,能够满足在月球表面不同地形的行驶能力。

玉兔二号5年走了1600米,都干了什么?

在不少人的心目中,驾驶车辆行驶高速公路1小时可以跑120000米(120公里/小时),月球车在月球5年才走了1600米,这样的”蜗牛“速度,到底在干嘛呢?

据了解,玉兔二号,在月球表面行走了5年9个月,在月球表面获取到大量的有价值的科学数据,为人类研究月球提供更多数据支撑。

据悉,玉兔二号获取了嫦娥四号着陆区月表形貌、浅层构造、物质成分等地质信息,还对月球背面地质演化乃至月壳早期演化历史等科学问题进行了研究。

玉兔二号成功实施了对月球背面地质结构的深入探测与研究。借助先进的测月雷达技术,我们得以精确获取月球背面地下深达40米的地质分层信息,从而绘制出详尽的地下结构图。

此外,科研人员还深入分析了月壤的物理特性,并通过对月球车车辙印的细致研究,揭示了不同岩石和土壤在岩石力学特性上的独特表现,包括其承载力和摩擦系数等关键参数。这些宝贵的数据为我们进一步理解月球表面的地质构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支持。

不仅如此,玉兔二号还对月球进行物质成分探测分析,通过携带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谱仪在两个探测点获得了高质量的光谱数据,成功发现月幔物质,并且探测出其他物质成分。

由于月球处于近地自然卫星,没有大气层的保护,在这个特殊的真空环境中,玉兔二号可以对月球周围环境进行探测,包括宇宙辐射、太阳辐射、太阳耀斑的爆发对月球空间的影响等进行探测。

最后,玉兔二号和人们一样,走走停停,在遇到漂亮的风景的时候,会停下车,拍摄照片存下来,然后通过鹊桥中继卫星,将月球背面的风景发送回地球,毕竟月球背面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抵达过,因此每一张照片备受关注。

最新!玉兔二号传回新照片,月球表面很复杂

据新闻报道,玉兔二号最新传回的一批照片引发了众多网友的浓厚兴趣与热烈讨论。这批照片中,月球表面的复杂地貌清晰可见,而玉兔二号的行进路线更是显得尤为独特,它采取了画圈模式的行走方式,这一发现无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央视公布的视频画面清晰展示了月球表面众多的“坑”,与多数月球照片相比,其复杂程度显著增强。视频中,探测器所探测的区域呈现出连绵不绝的坑洞,这一景象深刻揭示了我国此前在月球探测器发射及着陆过程中所遭遇的诸多挑战与困难。

月球表面错综复杂,这一特性为我国未来在月球上的深入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即将开展的新一轮探索行动中,我们必须谨慎规避这些潜在的障碍与陷阱,以免给整个任务带来不必要的影响或风险。

最后

玉兔二号在月球背面那错综复杂的表面上艰难地行进了1600米,每一步都凝聚着科研人员的心血与智慧。它不仅需要细致地采集各类数据,更需深思熟虑地规划下一步的行走路径,以确保每一步都安全无虞。

展望未来,玉兔二号将继续勇往直前,深入更多人类未曾踏足的秘境,不断开创科技探索的新篇章,书写着属于它自己的传奇。让我们为玉兔二号的卓越表现点赞,期待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与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