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经验 > 杂谈 > 正文

​全国各地年夜饭大盘点!第一道就让人口水直流!

2025-08-16 03:43 来源:网络 点击:

全国各地年夜饭大盘点!第一道就让人口水直流!

今天就是年三十啦

在外忙碌了一年的你

到家了吗?

除夕之夜

无论相隔多远

总希望回到自己家中

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

同样的一个年夜饭

全国各地也有各不相同的吃法

今天就和大家来聊一聊

全国各地年夜饭当中的那些“硬菜”

全国各地年夜饭大比拼

广东——盆菜

广东以及香港地区过年,一定要吃“盆菜”,将多种荤素各自烹制好以后一层层码放在盆里端上宴席。

各种荤类作为主菜必不可少;配料各家都稍有不同。容易吸收汤汁的食材放在下面吸收汤汁,上面则摆上好看又方便实用的鸡鸭等。

(图片:@玩味每一天)

北京——酱肘子、芥末墩儿

北京人过年几乎家家都少不了酱肘子,除了经典老字号天福号、月盛斋、眉州东坡等等的出品,老北京人自己在家酱制的也不在少数。

还有两样小菜在北京也是必不可少,芥末墩儿和豆儿酱,非常有北京特色。

上海——蛋饺、腌笃鲜、八宝饭

上海人的年夜饭精细、讲究,蛋饺,是以鲜虾、猪肉或牛羊肉为馅料,用蛋皮包成的饺子。

(图片:@CCTV幸福账单)

腌笃鲜是冬季上海餐桌必不可少的,春笋、咸五花肉还有鲜肉一起煮汤。

猪油八宝饭是老人小孩的最爱,有糯米和紫米常见的两种。甜糯的口感趁热吃最好,豆沙馅微甜让口感更丰富。

东北——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

东北人的豪情在中华大地是出了名的,猪肉炖粉条就是东北量足又美味的代表,很有劲道,而且四溢浓香,很诱人。

过年时的东北屋里温暖无比,屋外却冰天雪地。所以食物还承担了另一个职责:保暖。小鸡炖蘑菇就是一道家家必备的热菜,农家鸡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蘑菇则是长白山上的土特产,汤汁中的滋味是越炖越香。

山东——大饽饽

山东人过年家家户户都会蒸一锅“饽饽”,就是更大的馒头,还会塞上几个大红枣,喜气洋洋。

(图片:@Yanhuazzz)

还有这样的花式大馒头,做出色彩艳丽的各种吉祥物件,鸳鸯、牡丹、小燕子,过年的气氛瞬间就来了!

福建——佛跳墙

福建人讲究煲汤滋补,佛跳墙全国有名,这道菜所用了几十种食材非常珍贵,像海参、鹿筋、鱼肚、花胶、鱼翅等等。

做法也相当讲究,各种食材通过煎、炒、烹、炸多种方法处理后,码好上汤和绍兴老酒,使其充分融合。吸收了几十种食材的鲜气精华,汤汁的味道独特的浓郁。

湖北——丸子

滚汤鱼丸是每家都会做的,味鲜汤浓,也很适合老人。

珍珠藕丸子糯米颗颗晶莹透亮,肉馅弹嫩,口味也算清淡。

广西——粽子

除了端午节,广西人也会在春节包粽子。

略微不同的是,春节的粽子形状像小枕头,而且会在两斤重左右,分量很足。

四川——腊肉、麻辣香肠、麻辣火锅

腊肉一般是由猪肉经过盐浸、熏烤和凉干而成,会有一股特殊的果木香味,蒸着吃或是炒菜都可以。

麻辣香肠与风干腊肠不同,口感上麻辣鲜香味很重,因为加了四川特产的辣椒和花椒粉。

麻辣火锅也是他们在年夜饭当中的一道硬菜。四川人认为,过年的时候一定要“红红火火”,要吃得热气腾腾火辣辣的才行。

四川人的麻辣火锅汤底都是用猪骨头来熬制的,涮火锅的内容也非常的丰富,这才能够让全家人都吃得开开心心的。

新疆——烤全羊

新疆人爱吃羊肉也是跟东北人爱吃饺子一样的出名,就连他们的年夜饭,也基本上都是以羊肉为主。

什么烤全羊、羊肉串、清炖羊肉都能够在餐桌上面看到,简直是大补特补啊!不知道大家在大年三十的时候,会不会吃这么丰盛呢?

湖南——剁椒鱼头

在中国传统的年俗中,很多地方讲究年夜饭的餐桌上必有一道菜,那就是鱼!在湖南的传统做法里,用剁椒来搭配鱼,寓意新的一年日子红红火火、年年有余!

陕西——八大碗

在陕西,八大碗是年夜饭必不可少的元素,象征着团圆,代表着年味儿。

八大碗:黄焖鸡、小酥肉、粉蒸肉、条子肉、 带把肘子、梅菜扣肉、四喜丸子、八宝甜饭。

哪个地方的年夜饭是你的菜?

是的,最美不过家的味道!

还有许多没有普及到的菜式

可以在留言区里

说说你的年夜饭是怎么吃的哟!

广东年夜饭的“禁忌”

作为日常“迷信”的广东人

在饮食上并不是那么百无禁忌

尤其是在春节期间

广东人饭桌上的讲究可是一套一套的

01、点菜数量很重要

在广东,一般外宴请客人除了讲究菜品搭配,还得特别注意菜肴的数量,吃饭上菜的数量必须是双数,且不能为“4”或“7”。

八菜一汤是标配,十菜一汤堪称完美,一般都是6、8、10道菜,丰盛一点的会有12道菜以上,双数寓意成双成对。

如果有人不识相地点了七个菜就无异于作死,因为在广东只有解秽酒才会吃七个菜,也就是丧葬习俗中所谓的“食七”。

02、吃鱼不翻身

生活在沿海地区的广东人平时很爱吃鱼,过年时,鱼更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肴,吃鱼代表年年有余,也作为一种吉祥食物,但广东人吃鱼不“翻”鱼,认为吃鱼翻鱼会引来翻船之灾,后来引伸为所有不好兆头的开端。

所以在广东吃鱼的正确方法是先吃干净上面的肉,再从鱼尾处开始将鱼骨提起,分离出下面的肉,再慢慢吃~

03、筷子不可以插在饭上

在广东,筷子的使用也有一些迷信说法,一些广东人每逢过年过节都会给老祖宗准备一份饭菜,然后把筷子插在饭上,如同上香一样。但是如果你将筷子插在自己吃的饭上,就会有祭奠死人的寓意,是很不吉利的。

此外, 在广东吃饭,即使很饿,也不能用筷子敲碗。因为广东人认为叫花子才会敲碗,用筷箸敲碗会使家族走向衰落,就连筷子掉在地上,也要附带一句吉利话:“筷乐”,而打碎了碗时也要讲:“碎碎平安”。

04、“食饱”,不是“食完”

在广东吃饱饭不说“食完”,因为 “食完”有“人生最后一餐”的意思,是比较晦气的表达。

05、敬酒忌高过他人

广东人比较谦虚内敛,敬酒的时候会将自己的杯放低过对方,以示敬意。如果双方都抢着放低酒杯,那就各自碰碰台面以示平等。

除夕习俗你知道多少?

除了吃年夜饭除夕的习俗还有很多

01、不汲水

过年有“不汲水”的禁忌,家有水井的人家要在除日黄昏前“封井”,给水井加上木盖,供奉糕点以后焚香拜祭,三日后方可开盖复用。

02、祭祖

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国很多地方,这一天,大家都会在家中摆上丰厚的饭菜,点燃香烛,家长率领子孙们叩拜。

03、压岁钱

古人对压岁钱非常讲究。所用铜钱要大钱、新钱,再用红绳穿成各种形状。有的穿上百枚铜钱,取其“长命百岁”之意;有的则穿成鲤鱼、如意、龙形等吉祥形状,取“钱龙”、“钱余”之意,以期带来吉祥如意。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压岁钱”更为直接纯粹,一般都用精致的红包装上红红的票子,然后分给孩子,讨个红红火火的好彩头。

04、守岁

除夕夜守岁也是一项流传久远的习俗,许多地方也称除夕夜叫“吉祥夜”。在这个晚上,无论大人抑或是小孩,都要说吉祥话,不可说晦气话、脏话和不敬之语,否则一年都要倒霉。因此,欢欢喜喜、和和气气、团团圆圆,是除夕夜的最大主题。

05、开灯睡觉

除夕晚上睡觉的时候,是不能关灯的,只能到年初一天亮才能关灯。除夕整个晚上,家里一般都不关灯,特别是供养祖先的屋子更是不能关灯。

06、忌打碎器物

除夕还有忌打碎器物的习俗。民间认为如果这一天打破碗碟杯盘,则意味着新一年会有“破运”。有时不小心在这天打碎杯盘,长辈会抓紧用红纸包起来并口念“岁岁(碎碎)平安”等吉祥语来补救。

民间认为,将红纸包起来的碎片放在神案上数天,即可化解可能的灾难。所以,人们在除夕这天为了博个好彩头,都会慎言谨行,以求得一个吉祥如意年。

07、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百姓春节贴春联的民俗从明代才开始盛行,潮流发源地是南京。现在江南地区百姓讲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贴春联。

08、贴年画

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雕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09、贴窗花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10、贴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福”字究竟该怎么贴没有统一的标准。

11、零点必须回家

团圆的年夜饭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吃完,一家人就会围坐在电视机旁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或者到亲戚家串门聊天,但必须在零点前回到家。一到零点,一家人要全部在家“守岁”,当钟表的指针走过12点后,人们就会燃放早已准备好的鞭炮,庆祝新年的到来。

12、行花街

广东方言:逛花市意思,是最为人熟知的广东过年传统,也是萦绕在广东人心里的情结。

“年卅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满街排,这朵红花鲜,那朵黄花大,千朵万朵睇唔哂。阿妈笑,阿爸喜,人欢花靓乐开怀……”很多人吃完年夜饭会再去逛一下花街,他们不志在买东西,而是图个好意头“行大运”。

你的家乡除夕有什么习俗呢?

年夜饭有哪些特色菜?

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们在留言区补充

(文章来源:深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