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经验 > 杂谈 > 正文

​图赏 | 三台:诗意梓州新变迁

2025-08-29 21:39 来源:网络 点击:

图赏 | 三台:诗意梓州新变迁

溯1400里涪江而上,四川省三台县可谓历史文化厚重多元、自然景观得天独厚、民俗风情多姿多彩的“风水宝地”。自西汉设郪县始,历2200多年,东楼晚照、鲁湖春色、琴泉余韵、云台对峙……随处可见的风景使它成为众多摄影家的钟爱之地。正因如此,三台县摄影家协会一直怀揣对这座城市的认同和依恋,始终秉承文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致力于为广大会员“服好务、办好事、当好家”的初衷与决心,尊重艺术规律,弘扬社会主旋律,通过抓培训、搞活动、办影展、促交流、做影评等多种形式,深化大众对摄影的兴趣和爱好,让摄影在这个约150万人口的大县“根扎深、扎深根、深扎根”。

近5年来,三台县摄协共开办各类摄影基础知识、创作技巧等培训120余场,组织会员、摄影爱好者到全国各地采风300多次,举办庆建党百年、诗意梓州、锦绣三台、古城巡礼、鲁湖风情、新村新貌等大型摄影活动和每月主题展90余次,与成都、绵阳、宜宾、延安、汉中、广元等地开展省内外摄影交流活动30余场。现如今,摄影在三台县有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更呈现出“全民摄影”的趋势。正如三台县摄协主席何晓曦所说,摄影在三台的城市乡村随处可见,已然成为群众的一种生活方式。

瞬间的画面,无限的遐思。在三台,不论是曙光初露还是夕阳西下,不管是大街小巷还是田野村庄,随处可见捕捉光影的摄影人,他们用手中的相机见证着这片热土上发生的巨变。正是这一批又一批不顾艰难险阻的影友,用镜头记录美景并将之分享,才又一次打响了“诗意梓州 大美三台”的美名,为当地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郪国古镇、涪江水影、古城风情……在相机的咔嚓声中,偏居川西北一隅的丘区小城,实现了美丽风景向美丽经济的转化。而未来,三台摄影人将持续以饱满的姿态整理行装,再次出发。

廊桥幻影 赵永富 摄

点评:作者利用大雾将远处建筑和近处的桥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幻境般的效果,画面色彩和谐。不足之处在于右下方桥的部位稍显杂乱。

赏秋 闵乾容 摄

点评:天空与地面泛黄的秋叶相连,色彩和谐统一,秋天气息浓厚,给人一种身临其境般的感觉。如果将镜头放低,突出蜿蜒的山路会更加有意境。

古塔晨韵 侯晓斌 摄

点评:构图沉稳扎实,塔在画面中的位置恰到好处。天空中的云、远处的建筑和近处的绿树令画面空间感十足,整体视觉效果较好。

秀美鲁班湖 胡杰 摄

点评:画面元素丰富,绿色植物和水面颜色的搭配让人视觉感受舒适。如果能将湖面作为主体,凸显湖中泛舟的细节,整体效果会更好,也更点题。

吹乒乓 汪益民 摄

点评:旁边3个小男孩将视线集中于中间女孩上,形成视觉引导作用,吸引观者视线。女孩的表情瞬间抓取到位。如果角度低一些,拍出孩子眼神中的光,会更传神,画面也会更整洁。

乡村戏台 刘汉生 摄

点评:作者通过远景戏台、中景两棵老树和贯穿前后的观众层层递进,将乡村戏台表现得生动有趣。如果能将戏台拉近,适当用大光圈虚化处理近处人物会更好。

分红 廖安贵 摄

点评:红色背景的节日礼盒及人物表情的捕捉,充分表达出人物对于分红的喜悦心情,主题明确。如果能离人物主体近一些,画面效果会更好。

廊桥月色 安学锋 摄

点评:画面的空间和色彩处理得不错,远处建筑的暖色和近处水流的冷色形成对比,和谐耐看。慢门手法将流水拍得动感十足,意境感突出。

江边夕阳 何晓曦 摄

点评:构图和色彩都把握不错,云中落日和水中倒影交相呼应凸显主题。美中不足在于左下角暗部失去了影调层次,拍摄时能规避的话画面会更好。

怡然自得 李文廷 摄

点评:画面中持扇子的人与墙上的绘画人物搭配自然,没有违和感,让人看起来舒适且富有视觉趣味。美中不足是人物在画面中不够突出,如果能将镜头拉近一些,凸显主体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