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经验 > 杂谈 > 正文

​这座建立最早的抗日烈士陵园里,为啥有一座“倭冢”?

2025-09-29 07:14 来源:网络 点击:

这座建立最早的抗日烈士陵园里,为啥有一座“倭冢”?

始建于1944年的腾冲国殇墓园(滇西抗战纪念馆),位于云南腾冲县城西南来凤山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腾冲人民为纪念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抗日阵亡将士及死难民众而修建的烈士陵园。主要由大门、甬道、忠烈祠、烈士墓、陈列馆、纪念塔等组成。它是抗战中全国最早建立的抗日烈士陵园,而且保存完整、规模空前,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建立最早的抗日烈士陵园里,为啥有一座“倭冢”?

1944年5月中旬至1945年1月下旬,为中美盟军大反攻时期。中国政府为打破日军封锁,重组以卫立煌将军为首的20万中国远征军,在美国盟军和滇西各族人民的全力支持下适时强渡怒江,向盘踞滇西的数万日寇发起全面反攻,经过8个多月的浴血奋战,毙敌21000多人,最终于1945年1月20日取得了滇西抗战的最后胜利。

这座建立最早的抗日烈士陵园里,为啥有一座“倭冢”?

1944年“焦土抗战”后,腾冲——这座南方丝绸之路上有近五百年历史的石头古城从地球上消失了。

腾冲光复后,在云贵监察史李根源先生的倡导下,各方集资在风景秀丽的来凤山下、气势雄伟壮观的叠水河畔修建了国殇墓园,以安忠魂。工程于1945年7月7日落成,占地80余亩。墓园里的忠烈祠为古代祠堂风格建筑,里面收藏着数块石碑和历史照片,记载着那段令人伤怀的历史。

这座建立最早的抗日烈士陵园里,为啥有一座“倭冢”?

忠烈祠上悬蒋中正题“河岳英灵”匾额,祠堂正门上悬国民党元老、书法家于右任书写的“忠烈祠”匾额,祠内外立柱悬挂何应钦及远征军二十集团军军、师将领的题联;走廊两侧有蒋中正签署的保护国殇墓园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布告”,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总司令何揆彰的“腾冲会战概要”等碑记。祠内正面为孙中山像及遗嘱,两侧墙体嵌阵亡将士题名碑石,共9618人。

这座建立最早的抗日烈士陵园里,为啥有一座“倭冢”?

忠烈祠后葬有阵亡官兵骨灰罐,墓园大门一侧筑有“倭冢”一座,埋日军尸于其中,并由李根源先生题书刻石名“倭冢”,以示侵略者的失败。

这座建立最早的抗日烈士陵园里,为啥有一座“倭冢”?

坡上的苍松翠柏中,排列着3168座整齐、挺然屹立的碑石,每块碑石上刻有一位当年阵亡烈士的姓名、籍贯、军衔、职务等。从山顶向山脚辐射排开,宛如一支整装待发的部队,巍然壮观。有名的史迪威公路——抗战大动脉,从它的旁边穿过。

这座建立最早的抗日烈士陵园里,为啥有一座“倭冢”?

2013年8月15日,腾冲县滇西抗战纪念馆正式对外免费开放。滇西抗战纪念馆是国殇墓园的改扩建项目,2011年12月30日动工,总投资1.56亿元人民币,于腾冲国殇墓园东侧,占地面积20亩。位于纪念馆西侧的中国远征军名录墙是纪念馆的一大亮点,墙上镌刻103141位远征军将士的姓名。

这座建立最早的抗日烈士陵园里,为啥有一座“倭冢”?

名录墙用火山青石镌刻,象征着远征将士们坚强的意志;主题墙上镶嵌的是中缅印战区盟军服役徽标。名录墙主体由14个大面组成,暗喻着自九一八事变以来14年艰难曲折的抗战过程,至中国远征军大反攻开始,全面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取得最终辉煌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