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经验 > 杂谈 > 正文

​韬光养晦这么多年,中国是否有实力打赢一场甚至几场大的战争?

2025-08-02 15:44 来源:网络 点击:

韬光养晦这么多年,中国是否有实力打赢一场甚至几场大的战争?

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各个国家都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无所不用其极。有的时候战争不可避免,不是哪个国家想不想战争,而是战争主动找上门来。就像驻法大使卢野说的那样,中国不能够再韬光养晦了。你就是一只凶猛的狮子,偏偏要在淘气的绵羊面前说自己爱好和平,谁信?一旦战争来临,中国有实力打一场大战或同时应对多场大战吗?

中国纸面上的军队数量及武器装备(数字部分来源于网络)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

解放军陆军目前有机动部队80万人,守备部队75万人,拥有99式、96式、59式等坦克约7000多辆,装甲车约4000多辆,150毫米以上大口径火炮20000多门(其中火箭炮1800多门、自行火炮2000多门),陆航约有直升机1000多架。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解放军海军按舰队、海军基地、水警区编组,下辖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和北海舰队,海军基地通常隶属于舰队,下辖水警区和舰艇部队等。海军按照装备和担负的作战任务,可分为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和海军陆战队等五大兵种。海军员额约23.5万人,拥有2艘航空母舰,76艘大中型驱护舰、57艘现代化潜艇和约600架作战飞机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空军主要由军区空军、空军军、师、团(场站)、大队编成。空军根据武器装备和担负的任务,主要分为航空兵、高射炮兵、地空导弹兵、空降兵、雷达兵等兵种。空军员额约38.9万人,拥有4000多架作战飞机,其中歼11、歼10、苏30MKK、飞豹等第三代战斗机、战斗轰炸机数量约1076架,轰6中型轰炸机约350架,空警2000、空警500、空警200等预警机数量约18架。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

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又称为战略导弹部队,现已改名火箭军。由地地战略核导弹部队、战役战术常规导弹部队及相应保障部(分)队组成,是一支由中央军委直接领导指挥的战略性兵种。目前第二炮兵部队员额约10万人,装备有200枚洲际弹道导弹、300枚中程弹道导弹、约1150枚近程弹道导弹和约3000枚巡航导弹

战略支援部队和联勤保障部队组成,主要担负防卫作战任务,必要时可以依照法律协助维护社会秩序。

战争动员能力是现代化战争军事战略目标是否能达成的重要因素,战争动员能力决定着战争最终走向

预备役制度

中国拥有庞大的预备役部队和民兵组织,这些力量在平时从事民用工作,但可在短时间内被动员起来,补充现役兵力。我国预备役人员大约在50-60万人左右,但实际上,按照预备役部队标准来说,其实远不止此。因为部队每年都有大量军人退役,如果这些人员全部登记预备役,我国预备役人数将不低于600万人。我国有多少国防储备?中国还有数目不详战斗力不详的民兵。

武器存储能力(数字部分来源于网络)

俄乌战争打成僵局一个重要的原因很可能就是俄罗斯战争物资储备能力不足,而现代战争武器消耗之快难以想象,我国的武器储备数量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

从轻武器装备的储备数量来看,我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生产了大约750万支56式冲锋枪和半自动步枪,尽管已经有部分出口或退役,不过大量枪械仍然被妥善保存,以备战时使用。而我国的另外一种主力步枪81式步枪,我们也有超过400万支的储备。此外,我国还储备了大约4000亿发子弹,这些武器可以装备至少300万人的军队,供我们在战时使用。

从重装备数量来看,我国的装备数量也十分充足。一份估计数据显示,我国现在坦克的总存储量在8000辆以上,足以在战时建立起一个强大的装甲兵团。

数据显示,我国主力战斗机数量已经达到了1100架,我国作战单位中至少有6900辆坦克,我国2022年现役舰船的数量超过了300艘。此外,我国还有退役战斗机2000多架,尽管它们大部分是歼-7、歼-8等老旧型号的战斗机,但在战争中作为空军预备役的补充力量还是可以的。

我国火箭军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也达到了世界第一,在2010年时,美国估计我国拥有200多枚洲际导弹、2800多枚常规导弹,解放军拥有的各式洲际导弹、常规弹道导弹的数量为1650枚,各式巡航导弹的数量总计为3000枚左右。而现在,我国官方虽然没有公布最新数据,但我国的导弹总数必然突破了5000枚,这是一种极大的威慑力量。

国防动员法

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明确了国防动员的原则、范围、程序和措施,为动员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当战争真正来临时,有法律存在不至于慌了手脚,一切都会有条不紊、紧张有序地准备。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该战略旨在将军事需求与民用资源和技术结合起来,提高国防动员的效率和质量。这包括利用民用工业基础、科研机构和技术创新支持军事建设。

基础设施

中国的军事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得到了显著加强和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陆地上的军事设施:中国拥有广泛的陆地军事设施,包括大型的军事基地、训练场、防空系统部署地以及边境和沿海防御设施。海军基地和港口:中国在沿海地区建立了多个现代化的海军基地,并对一些民用港口进行了军事化改造,以适应航空母舰和大型军舰的停靠和维护。空军基地:空军基地分布广泛,配备有先进的跑道、停机坪、维修机库以及配套的指挥控制和通信设施。导弹和核武器基地:中国拥有地下导弹发射井和移动式导弹发射平台,用于部署战略导弹和核武器,以保证其二次打击能力。卫星和太空基础设施:中国在太空领域投入巨大,建立了多个卫星发射中心,并拥有一系列军用卫星,包括侦察卫星、通信卫星和导航卫星。网络和电子战设施:中国在网络安全和电子战能力方面投入巨资,建立了相应的基础设施,以保障军事信息系统的安全和提高电子战能力。后勤和支援设施:为了支持远距离部署和持续作战能力,中国加强了后方支援和后勤保障设施的建设,包括物资储备基地、维修厂和医疗设施等。抗灾和应急反应设施:中国军队还建立了一系列抗灾和应急反应设施,以提高对自然灾害和其他紧急情况的响应能力。

军事训练和演习

中国定期进行军事训练和演习,包括大规模的战略演习,以检验和提高动员体系的反应速度和作战能力。举例来说:近期据统计,五大海域具体的演习次数分别是,渤海黄海方向49次,东海7次,台海39次,南海26次,合计121次。

国防教育和国防意识

中国通过国防教育和宣传提高公民的国防意识,为动员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了学校教育,国防教育还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媒体宣传: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报刊等媒体进行国防知识的普及和国防新闻的宣传报道;军事训练和夏令营:组织青少年参加军事训练和军事夏令营,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国防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国防教育基地和博物馆:利用军事博物馆、纪念馆、历史遗址等资源,开展现场教学和研学旅行;军事院校和预备役军官培训:军事院校培养军事专业人才,预备役军官培训则是对成年公民进行军事技能和国防知识的系统培训;国防动员和民防教育:普及民防知识,提高民众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参与国防建设的能力

信息和网络动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国也在加强网络空间的动员能力,确保在网络战和信息化战争中的优势。

中国的战争动员能力是多方面的,涉及法律、经济、科技、教育和基础设施等众多领域。这些能力的综合运用使得中国能够在需要时迅速提升其军事实力。然而,具体的动员细节、规模和速度通常属于敏感信息,不会完全公开。

战争打的从来就不仅仅是武器,而是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俄罗斯综合国力下降导致了其即使是世界第二军事强国也不能快速战胜乌克兰,综合国力在战争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经济实力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23年GDP达到17.89万亿美元,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和产业体系。近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对外贸易额和外汇储备均居世界前列。2023年,我国进出口总值41.76万亿元人民币,进口17.99万亿,出口23.77万亿元,外贸规模稳居世界第一;外汇储备3.24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

——军事实力

中国的军事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军费开支位居世界前列,拥有包括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在内的完整军事力量体系(前面已有描述)

——科技创新

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在5G通信、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航天、大型机械制造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政治和外交影响力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拥有重要的国际政治影响力。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中国还是多个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的发起国和参与国,例如: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等中国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积极参与多边和双边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等国际合作项目。截至2024年1月24日,一共与183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文化软实力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通过文化交流、教育合作和媒体传播等方式提升其文化软实力。中国文化悠久且多元,拥有丰富的历史遗产和现代创意产业。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推广中文教育,设立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各地,旨在教授中文和推广中国文化。同时,中国的影视作品如电影和电视剧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外,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已成为全球华人社区庆祝的重要时刻,也逐渐被非华人社区所了解和接受。中国的传统武术、书法、国画等艺术形式也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欣赏和学习。中国还通过国际艺术节、书展、文化年等活动,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中国的文化成就,也促进了文化互鉴和民心相通。

——人力资源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规模,教育体系完善,每年有大量高素质的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力资源市场,其特点是人口基数大、劳动力资源丰富。截至2021年底,中国的总人口超过14亿,其中劳动年龄人口(16岁至60岁)约占总人口的六成左右。随着教育水平的普遍提升,中国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中国政府大力投资于教育,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接近10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也得到了发展。

——自然资源

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土地、水资源等,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根据2022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成果,全国共有耕地12758.0万公顷、园地2011.3万公顷、林地28354.6万公顷、草地26428.5万公顷、湿地2356.9万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596.8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018.6万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629.6万公顷。截至2022年年末,全国已发现矿产资源173种。

——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快,规模大,包括交通网络、城市建设、能源供应等方面,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公路网建设方面,截止2018年,我国公路网已覆盖全国的每个县(市),全社会公路总里程达到477.1万公里,既有高速公路,也有其他类别的公路,根据不同形式功能要求建设。在桥梁方面,目前建成永久桥梁全国总量达到183.9万处,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桥梁网络,这些桥梁网络为人民沟通交流提供了可靠的畅通便利。在水利方面,中国境内的河流、湖泊和港湾共有3万多处,把江河湖海、大小湖泊完全做到了纵横交织,成为人类安全、有序布局的水系。在电力方面,成立建设的供电站和供电线路达到了106个和26万公里,实现了生活用电、工业用电、综合用电的覆盖,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可靠供电。

不要被吹嘘冲昏了头脑,中国国防力量虽然有了大的提升,但是很多方面有明显的短板,我们必须加强军事现代化的改革力度,增强国家战争能力,在当前这种国家形势下,战争可能随时打来,这不是危言耸听

军事透明度低

与一些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军事透明度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界对中国军事实力的准确评估。中国军事透明度很有可能造成了国外军事力量对中国误判,或者认为中国是个威胁,积极发展军事实力以以便应对中国威胁;或者认为中国国防力量只是纸老虎,不断军事冲突挑衅中国。

实战经验很少

中国军队近年来较少参与实战,这可能影响其士兵的实战能力和经验积累。大多数中国相关的国际冲突中国都是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没有通过军事手段解决。再庞大的军队、再先进的武器不经过战争的洗礼都是零,中国几乎没有经历过哪怕一场现代化战争的洗礼,人民解放军实战能力为零。

一些关键军事技术仍旧进展不大

虽然中国在某些军事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但在高端芯片、航空发动机等关键技术上仍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精确制导武器、航母相关技术、中程导弹技术等等仍旧是短板。

军事外交回旋余地小

与美国及其盟友相比,中国缺乏类似北约这样的强大军事同盟体系,这可能限制其在国际冲突中的行动能力。一旦爆发战争,中国军事外交回旋余地很小,几乎就是孤军奋战,印度、越南、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欧洲等几乎铁定站在中国对立面。

地缘政治压力大

中国周边几乎都和中国有这样那样的矛盾,中国在南海、东海等地区面临领土争端;中国和周边几乎所有国家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终端和冲突;同时与美国等国存在战略竞争,这些因素增加了军事上的压力和挑战。

军事预算与资源分配

虽然中国的军事预算位居世界前列,但其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发展中的经济要求对军事资源的分配提出了更高要求。军迷们都知道,中国军费开起来庞大,其实真正用在武器研发、军事改革、军事装备更换等等提升国防力量的分配仍旧有待提高,而一些杂项却在逐年增加

网络安全和信息战压力大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安全和信息战成为新的战场。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网络防御和信息战能力,以应对潜在的网络威胁。虽然中国有庞大的军事人才库,但在高层次、创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方面仍需加强。

这些劣势或挑战是中国在追求军事强国之路上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可能会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发展来克服这些不足,进一步提升其军事能力和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