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经验 > 杂谈 > 正文

​深圳流感风险升级!甲流阳性率激增25%,这些人群最危险?

2025-08-19 09:57 来源:网络 点击:

深圳流感风险升级!甲流阳性率激增25%,这些人群最危险?

副标题:从“中风险预警”到“家庭自救指南”,一文读懂科学应对策略

一、疫情现状:流感活动升至“中风险”,甲流成主导毒株

2025年1月以来,深圳流感活动水平快速攀升,风险等级由“低”升至“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阳性率较前一周增长25.4%,成为当前主要流行毒株。监测数据显示,深圳已进入流感流行期,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场所需严防聚集性疫情。随着寒假临近尾声及春节返程高峰,专家预测流感传播风险可能进一步加剧。

深圳流感风险升级!甲流阳性率激增25%,这些人群最危险?

深圳流感风险升级!甲流阳性率激增25%,这些人群最危险?

**关键数据:**

- 南山区某医院儿科门诊中,约25%为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甲流占主导;

- 深圳流感疫苗覆盖率约40%,重点人群接种率仍需提升;

- 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库存充足,但需凭处方使用。

二、症状识别:甲流与普通感冒的三大差异

深圳市儿童医院专家指出,甲流与普通感冒的核心区别在于症状强度和并发症风险:

1. **起病急骤**:甲流患者3-6小时内体温可飙升至39-40℃,伴随剧烈头痛、肌肉酸痛;

2. **全身症状重**:畏寒、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反应明显,普通感冒则以鼻塞、流涕为主;

3. **并发症高危**:5岁以下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易发展为肺炎、心肌炎等重症,病死率高达10%。

**警示信号:** 持续高热超3天、呼吸急促、精神萎靡或呕吐严重者需立即就医。

三、科学应对:抗病毒治疗与中医药协同

1. **抗病毒药物黄金期**:

- 发病48小时内服用奥司他韦或玛巴洛沙韦,可缩短病程并降低重症风险;

- 家长切勿自行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药物过量或误用。

2. **中医药辅助疗法**:

- 广东省中医院推荐风寒型流感患者使用党参、紫苏叶、生姜煲水,湿热型则可饮用西洋参玉竹茶;

- 艾灸足三里、风池穴及中药泡脚(艾叶+生姜)可增强体质,缓解症状。

四、预防指南:五招构筑家庭防护网

1. **疫苗优先**:6月龄以上人群建议接种流感疫苗,重点人群(儿童、老人、慢性病患者)覆盖率需达70%以上;

2. **口罩升级**:公共场所佩戴N95或医用外科口罩,4小时更换一次;

3. **环境消杀**:门把手、电梯按钮等高频接触点每日用75%酒精擦拭;

4. **营养强化**:每日摄入维生素C(柑橘类水果)和锌(坚果、瘦肉),提升黏膜防御力;

5. **动态监测**:家庭可备便携式血氧仪,血氧饱和度低于95%时及时就医。

五、争议与反思:流感防控的三大社会命题

1. **疫苗犹豫难题**:部分家长担忧疫苗副作用,专家呼吁加强科普,公开不良反应监测数据;

2. **医疗资源挤兑风险**:轻型患者扎堆三甲医院,社康分流机制亟待优化;

3. **中医药定位之争**:民间偏方泛滥 vs 循证医学证据不足,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医学?

结语:流感季的“防”与“治”

深圳此轮流感既是公共卫生挑战,也是公民科学素养的试金石。从及时接种疫苗到理性就医,每个环节都需个体与系统的协同。正如网友所言:“病毒不会放假,但科学防护能让我们少一份慌张。”

**讨论点:**

1. 你认为流感疫苗应否纳入强制接种范围?

2. 中医药在流感治疗中应扮演何种角色?

3. 如何避免“一发烧就跑急诊”的医疗挤兑?

(本文数据及观点综合自深圳市疾控中心、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等权威信源)

【投票】你家备了哪些流感应急物品?

□ 奥司他韦 □ 血氧仪 □ 中药包 □ 消毒喷雾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