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经验 > 杂谈 > 正文

​薛岳将军:抗战中歼灭日寇最多的国军将领

2025-09-24 20:50 来源:网络 点击:

薛岳将军:抗战中歼灭日寇最多的国军将领

薛岳将军:抗战中歼灭日寇最多的国军将领

文/张屹

据统计,在抗日战争中,歼灭日寇最多的将领是,罗卓英,李宗仁,孙立人和我军的彭老总。但薛将军所歼灭日寇的数量几为他们的总和,约为二十余万,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是公认对日战绩最高的中国将领。不仅如此,他所歼灭的是没有水分,货真价实的日军野战师团,而不是掺和着那乌合之众的伪军。

薛岳,字伯陵,绰号“老虎仔”,其父因仰慕岳飞,故取名薛仰岳,而他不仅敬仰岳飞,更要当现代岳飞,故直接改名叫薛岳。他是广东乐昌客家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国民革命军著名将领和军事家。曾获得美国总统杜鲁门颁授的自由勋章和国军授予的青天白日勋章。在长沙会战中自创天炉战法,该战法歼灭日军达十万之众,时有抗日"战神"之称。后随蒋败退台湾,1998年逝世,享年103岁。

对薛岳这个名字以前只是知道有这么个人,记忆中他是跟在红军长征队伍后面,率领大批的中央军一直在“久送红军”,除了在大渡河拾到红军的一只破草鞋外,一无所获,这就是薛岳在我心中的印象。

薛岳在国军将领中的资格那可叫个老,一般将领加入的是中国国民党,而他加入是中华革命党。在此给大家普及一个知识,按时间顺序,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党和中国国民党,是既有历史渊源又相互区别的政党,当然后面还有个简称叫“民革”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而我们现在一般口头上所说的国民党,应该是指1919年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所以,薛岳在1914年加入的中华革命党,是中国国民党的前生,你说他资格老不老。

他在保定军校毕业,后来是孙中山警卫营的营长,陈炯明叛变,他坚守总统府前门,护送宋庆龄突围,守卫永丰舰。他参加了东征,在北伐中,克杭州,下南京,复上海,战功卓著。

在土地革命时期,他一方面同我党我军死磕,另一方面又同蒋介石分分合合,一会儿同汪精卫反蒋,一会儿又同李宗仁倒蒋,中原大战同蒋介石打得个昏天黑地,弄得蒋先生很不爽。但最后还是依附了蒋介石,参加对井冈山的第五次围剿。在红军长征后,一路追剿。

红军两万五,他行程三万里,据说,在长途行军中,他常常舍马不骑,赤脚草鞋,走在土兵前列,属下官兵因此不敢叫苦。他转战数省,虽未取得预想战果,但为蒋介石打破西南军阀壁垒,扩充势力立下汗马功劳。

抗战期间是薛将军此生最值得称道之时,他先后参加了八一三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一系列的战斗。尤其是“万家岭大捷”毙伤日军106师团三千余人。其麾下有一名团长身先士卒,同日寇血拼,并为此身负重伤,留下残疾,他便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国军悍将张灵甫。

长沙会战是他对日作战最大的亮点,过程就不作细述了,三次会战,毙敌十余万,作为同盟国对日首胜也为中国争得了荣誉。蒋介石得知后,喜出望外,他说:“长沙会战大捷之意义非比寻常,予敌人战略之打击也影响深远,尤其薛长官以下各军、师、团、营、连长,以迄全体官兵人人抱定必死的决心,才能缔造此一光荣之胜利,不仅可以告慰全国民众,而且也可以告慰世界友邦。”

很多人不知道,蒋介石原先是不愿意打此一战的,淞沪惨败就在眼前,他早已定好以空间换时间的国策,这点同“论持久战”其实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薛岳坚持要打,他这时名义上的顶头上司是陈诚,而直接指挥他的是白崇禧,但他对白崇禧是从心眼里看不起的,当白崇禧以“行营主任名义给他的电报或公文,常见他批上‘不理’、‘胡说’。而对蒋介石的来电,不合他心意时,就批个“存”或“待办”,置之高阁。

而最令人震撼和尊敬的,在长沙会战即将到来之前,薛岳的立誓,让人听后皆为之一振:湘省所处地位关系国家民族危难甚巨,吾人应发抒良心血性,与湘省共存亡。如果湖南战胜,是国家和委员长之福;如果战败,我就自杀以谢国人!他正是以这样舍身一战的必胜心态,带领全军将士,戮力奋战,最终取得了一次足以令国人自豪的大胜。

薛岳与国民党其他高官的腐化、堕落的生活作风相比截然不同,不纳妾、不赌、不嫖、吃住、饮食都非常简朴,这在国民党高官里可谓“稀有动物”。其家眷安置在耒阳,自己常驻长沙,独处小楼,除晨间散步外,从不下楼,饮食起居都很朴素。室内除军事地图外,无任何装饰,桌上一笔一砚,从不留积公文;办公室内置一木板军人床,军人被,用换洗衣包作枕头。

至于在国共内战之时薛岳的表现就乏善可陈了,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似“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在恢弘壮丽的解放战争中,很少见到他的身影。至于原因,据说是因为他不想同室操戈。他还曾提过这样一个建议:以山海关为界,关外交给共产党经营,关内由国民党管理,谁管理得好谁就是老大。可以想象,这样的思想是不能被蒋介石接受的,所以也注定了他的没落。

薛岳将军:抗战中歼灭日寇最多的国军将领

但薛岳的才能毕竟摆在那儿,老蒋后来任命他为“徐州绥靖公署主任”,掌管淮海战区几十万精锐,与陈毅、粟裕的华东野战军对抗。如果薛岳能一直做下去,淮海战役的结局还真不好说。但薛岳刚做了一年多,就被调走了,换上了一个“猪将”刘峙。当他得知这一消息后,长叹一声说:“完了,半壁江山就快没了。”

及至随蒋败退台湾后,一直挂了几个虚衔,一直也无用武之地。各届台湾首脑虽然对他都执礼甚恭,但对他来说,闲云野鹤、与世无争,闲居的日子毕竟还是很难过的。

随着李登辉的掌权,薛岳的处境立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李登辉对于权力的欲望毫无止境,面对这种极其强烈的野心,薛岳表示不满,也正因如此,他很快便遭到了李登辉的迫害,甚至让他搬出原来分配给他居住的房子。

当时战场上英勇杀敌的意气风发已然不在,虎落平阳被犬欺,这位年迈的抗日名将最终无可奈何,只得搬到小平房理苟且度过剩下的日子,忍受他们的欺凌。

在薛岳离世后,家属前去他居住的房子整理遗物,房子极小,只能放得下一张桌子,一张床,但是这个小屋却被薛岳收拾的十分干净整洁。在这间只有几平米的房屋中,唯一两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就是在抗日战争中因为战绩优异被授予的“青天白日勋章”,另外一件则是被美国总统杜鲁门颁发的“自由勋章”了。

薛岳将军戎马一生,大丈夫气概义薄云天,不愧为人中豪杰、国之英雄。后人评价道:英烈匆匆过,功绩代代传。民族大义在,中流砥柱魂。传奇人生百余载,功过留与后人谈。国有伯陵战长沙,便得猛虎守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