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经验 > 杂谈 > 正文

​1991年军区200发子弹离奇失踪,150名军警出动,真凶身份不简单

2025-10-30 23:23 来源:网络 点击:

1991年军区200发子弹离奇失踪,150名军警出动,真凶身份不简单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难以置信!戒备森严的军区居然有200发子弹神秘失踪。

1991年,南京军区一个武器库莫名其妙丢失了200发子弹。事关重大,上级直接出动150名军警抓捕盗贼,没想到真凶的身份让人大吃一惊。

那么,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军区子弹为什么会失踪?

1991年7月1日凌晨,江苏芜湖的一个小旅馆外面异常安静,街上没有行人,只有几辆低调的车停靠在路边。

从外面看不出车里什么情况,但谁也不知道,这几辆车里的十几名军警,正严阵以待的盯着旅馆门口。

与此同时,在离旅馆不远的火车站和汽车站周围,也遍布了上百名身穿制服的军警。

很显然,军方正在布控抓捕罪犯。

如此大的排场,出动的警力之多,很难不让人怀疑他们要抓的人究竟是谁。

能让一百多名持枪军警连夜抓捕,看来罪犯不是穷凶恶极的犯罪团伙,就是含有大范围杀伤性武器的刺头。

突然,车上的十几名军警出动了。

他们训练有素的快速进入旅馆,上到了4楼14号房间的外面。

最前方的警官神情严肃,朝两边贴墙的军警打了个手势。下一秒,这个房间的大门就被一脚踹开,五名军警一拥而上。

不一会,房间里传来异动,还有子弹上膛的声音,一个人大喊:“你们干什么!”

一阵响动后,守在外面的五名军警大眼瞪小眼,正准备冲进去查看情况时,就看到里面的几个同志合力,把一个戴着手铐脚铐,陷入昏迷的男人抬了出来。

这就完了?

一名没有进入房间的军警显然还没缓过来,看着那名罪犯的眼神中满是不可思议。

就为了抓这个人,他们出动了一百多号人,结果一分钟不到就缉拿归案了。

不过抓捕过程如此顺利,没有人受伤,那是最好不过了。

但是,等他进入房间后,却发现地上有一把已经上膛的54式手枪。

不敢想象,如果他们动作慢上一秒,很可能就会被打中,甚至有可能出现伤亡。

另一名留下来保护现场的军警在房间里四处搜索后,又从床底下的背包里找到一把56式冲锋枪、7个装满子弹的弹夹,以及11枚零散的手枪子弹。

细数之下,子弹居然有200发!

这么多的子弹,如果遇到罪犯开枪反抗,必定会造成大量伤亡,难怪这次行动直接出动了一百五十名军警。

还好有惊无险,从收到报案再到抓捕嫌犯归案,他们只用了9个小时,这些军用的枪支弹药也还没有流出去,不幸中的万幸!

随后,这个因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的罪犯,被拉回公安机关审问。

但奇怪的是,隶属南京军区某部的处长竟然直接出面审问罪犯,难道他们认识?

而随着罪犯的交代,这起非比寻常的案件内幕被一层层剥开。

那么,这名罪犯到底是谁?他为什么会随身携带这么多的枪支弹药?

令人震惊!150多名军警出动,只为抓一个小偷,没想到却搜出来200发子弹。

1991年,江苏芜湖破获一起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案,收缴了200发子弹,一把54式手枪和一把56式冲锋枪。

随着案件的展开,罪犯的真实身份也被揭露,让人意想不到。

那么,警方是如何发现真凶的?

1991年6月30日,南京军区某部的两名警卫检查武器库的时候,发现武器库窗户防护栏被锯断,赶紧打开门查看有没有丢失武器。

没想到查完心里一凉,盛放手枪、冲锋枪和子弹的箱子都被人打开过。

当时军区武器库枪支和弹药没有分开储存,所以一旦被同时盗走,这些军用武器就会落于歹徒之手,给老百姓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两名警卫不敢耽搁,立刻报告了上级,并对整个武器库进行了现场封锁。

事情很快惊动了驻守部队和当地公安,军区领导得知后非常生气,迅速派出了刑侦专家到失窃武器库查找线索。

经过刑侦专家的现场勘查,确认失窃物品为:一把56式冲锋枪、一把54式手枪,以及200发子弹、7个冲锋枪弹夹。

同时,专家还指出盗窃者是用钢锯切断窗户栏杆入室行窃,从窗户留出的口子来看,盗窃者身高不高,大约在一米七,身材瘦小。

推测的作案时间为6月25日至30日,因为警卫连上次检查武器库的时间就是6月25日,所以直到6月30日再次检查发现失窃为止,这段时间盗贼都有可能实施行窃。

最重要的一点是,专家严重怀疑是内部人员偷走了军火。

究其原因,一是盗贼能准确找到武器库的位置,并在不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作案,说明他非常熟悉军区管理。

二是武器库放着的各类枪支数不胜数,但却偏偏少了性能优越、射击精准的56式冲锋枪。

再加上封存此枪的箱子放在角落,如果是一般的盗贼,不会仔细去找这把枪,而是选择就近偷一把。

很显然,盗贼知道这把枪性能优越,所以顺利潜入后目的明确,专拿56式冲锋枪。

锁定嫌疑人范围后,军区领导立刻通知全军暂停休假,停止外出,封锁整个军区。

随后联合当地刑警大队成立专案组,调集36名经验丰富的军警协助调查。

专案一组继续在失窃现场查找蛛丝马迹,成功在盛放54式手枪的箱子底发现了撬锁开箱的钳子。

又在窗户底下发现了一个很小的军用鞋脚印,更加确定窃贼就是军区人员。

专案二组开始对军区可疑的人员进行摸排,重点对25日以来出现在武器库周围的人进行走访问询。

很快,一个炊事班的战士告诉专案组,在28号的时候,他看到汽车连的一个战士在武器库周围鬼鬼祟祟的,手里还拎着一个包。

不过他每天要见到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汽车连的人叫什么名字,只看他身高不高,看起来很瘦。

时间和犯罪嫌疑人的外形都吻合,加上那个可疑的包,这个人很可能就是盗贼。

事不宜迟,专案组直接找到了汽车连连长,查问符合条件的人。

可汽车连连长把所有留守部队的人都喊过来核对完,都没有问出什么有用的线索。

难道小偷不是汽车连的?

迷雾重重!军区200发子弹神秘失踪,小偷竟然是自己人。

可是,这个自己人却迟迟不能确定是谁。

经专案组调查,嫌疑人锁定在汽车连,但汽车连连长却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实在诡异。

那么,真凶到底是谁?他偷盗军火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眼看专案组在汽车连找不到进一步的线索,案件逐渐扑朔迷离。

这时,一位名叫金山的汽车连士兵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他说在两天前,也就是28号晚上,他的室友赵刚从外面回来时带了一个背包,抱在怀里护得紧紧的。第二天他起来训练时,赵刚连带着那个可疑的包都不见了。

旁边的汽车连连长一听,急忙补充道,赵刚请假了,所以刚才他查问的时候忽略了。

案件到这里,几乎确定盗贼就是赵刚,作案后带着大量军火畏罪潜逃。

但是,他会去哪?

这又是一个急需侦破的问题,根据赵刚的请假理由,他是回家探亲。但这明显是借口,谁会带着军火坐长途车回家?

因为一旦他带着这些东西去任何一个车站上车,都会被当地安检查出来,但军区内的所有车站至今都没有查出军火的消息传来。

这就表示赵刚还在军区范围内活动。警方把范围缩小到了案发地的芜湖,对当地可疑的地方进行排查。

期间,金山接到了一个电话,居然是警方正在找的赵刚!

他在专案组的示意下接起了电话,那头的赵刚看样子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警方锁定,还对金山说自己的证件不小心丢了,让金山弄一个士兵证帮他出芜湖。

显然,当时的士兵证可以躲避车站安检,所以他才会冒着被发现的风险让金山帮忙。

金山在警方的授意下答应下来,成功得知了赵刚此时藏身的地点。

这下好了,确认赵刚的位置后,专案组考虑到赵刚也是一个士兵,他的身上又带着武器,如果反抗的话,会造成人员伤亡和恐慌。

为了抓捕他,军区领导再次调了120名训练有素的军警。

抓捕时间定在了7月1日的凌晨五点,因为这个时间是人的精神最放松的时候。

最终,在警方的严密布控下,赵刚被抓捕归案。

军区某处处长一听人抓到了,居然决定亲自审讯。

原来,这个赵刚还有前科。

1990年,赵刚入伍,随后被调到芜湖执行任务,但他对上级的工作安排非常不服气,曾无故离队,还顶撞领导。

那个被他顶撞的领导就是这个处长,当时他因赵刚擅自离队给他记过处分,没想到这次赵刚竟然直接偷盗军火。

当处长问他为什么偷军火时,赵刚理直气壮的说,他被记过后心里不服,一直想离开部队。

只不过在离开之前,他要想办法带点军火走。

一是身上有枪可以防身,二是他可以拿到黑市上去贩卖。

枪支弹药在黑市上很受欢迎,只要他带出去一点,就能发一笔大财。

所以,他才会在请完假后,趁着警卫连换班,锯断武器库窗户,偷走了部分军火。

对于赵刚的行为,军区决不能容忍,不仅收缴了盗走的全部枪支弹药,还会根据法律对赵刚进行审判。

等待他的,只有不少于10年的牢狱之灾。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