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经验 > 杂谈 > 正文

​济宁邹城上九山古村的兴起与没落

2025-07-26 17:27 来源:网络 点击:

济宁邹城上九山古村的兴起与没落

山东济宁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济宁下辖的县区都有自己的旅游特色,其中,以曲阜和邹城最为丰富,这里说到的上九山古村就是位于邹城的一个旅游景点,说起这个上九山,以前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山村,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个小山村经历的打造、红火,如今又重新归于沉寂。当前上九山古村的名字还在,只是体验感与80元/人的门票相比,着实让人难以接受。

一、上九山的历史

上九山古村位于邹城市石墙镇驻地西南8公里,省道济枣公路西侧,共有居民350户,1205人,耕地1487亩,属于低山丘陵地带,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东临104国道,西临伏羲故土,南邻微山湖,北接“邹城四孟”、“曲阜三孔”,像一颗明珠镶嵌在凫山山系西侧,具备独特的古建筑文化、多彩的民俗文化、纯朴的乡村文化、传统的农耕文化、梁祝文化。

据说,上九山村始建于北宋初年,在此定居立村,因南山东有一山泉,基本常年清流,泉旁有一古松树,苍劲挺拔,村民取名为古松村。元初期因户大人多便改村名为段山庄。元末期中原大战毁于战火,明洪武年间(1368年)郑、聂、满三氏由山西迁来定居,因周围有大小九个山头,故取名为上九山村。

二、上九山的兴起

随着国内旅游的兴起,上九山古村被人看重,进行了开发。2014年,上九山古村的旅游开发正式启动,总投资约3.6亿元,原有村民都搬到了山下新建的村子里,山上主要用来发展旅游经济。根据规划,上九山古村的重点是对村庄历史遗存建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开发,把上九山村古村打造成为山东省内一流、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古村旅游品牌和影视拍摄基地。

上九山古村修复完善了萧进士院、六合院、老戏台、老学堂、玄帝观等多处历史遗存,保护修缮了老磨坊、老酒坊、粗布坊、柳编坊、老油坊等多处传统工艺作坊,同时对古村内部河道、道路在不破坏其原始风貌的基础上进行修整。其中,古村里的各种指示牌以及介绍牌都采用了中英文对照,还有韩语标识。

自然的,上九山古村的开发在初期是很成功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荣誉,其中,2014-2016年期间一时火出了圈,先后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首批乡村旅游“千千万万”品牌)、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山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山东省传统村落、山东省最美村镇、山东省乡村记忆工程试点单位、山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山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最美原生态古村落、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生态文化村、国家AAAA级景区。上九山古村以其独特的山村面貌,吸引了众多游人、特别是久居城市渴望安静的城里人,前来体验古村落的清新与宁静。

三、上九山古村的现状

2024年9月,临近中秋佳节,有些闲暇时间,时隔近十年又去了一次上九山古村,怀着放松的心情去、带着失望离开。上九山古村还是那个古村,已然没了往日的活力,前来体验的人也不多,一路上只偶遇了少数的游人,上九山古村里的小店、饭店和摊位都没有人光顾了,古村的萧条让他看起来更像是古村了。两旁的红灯笼颜色都不再鲜艳,变得发白。门口的两个大鼓,虽能敲响,但是已经破了一个大洞。

水不再清澈。作为山村,山里的水应是有灵性的,水质清澈,偶有小鱼在水中嬉戏,水中再有些许的水草更会令水充满灵动感。如今的上九山古村内,水失去了灵性,有名的天坑泉水还是汩汩的冒着,不过更像是有个水管向外排水。其余的水,俨然已成为了死水,偶有村民拿着系有绳子的木棍坐在水边,绳子的另一头绑着腥臭的鸡肠和小石块,用这简易的工具旁若无人的钓着龙虾。

院落不再干净。这个季节,没有花露水和风油精是无法再上九山古村落行走的,蚊子多的赶都赶不走,一会胳膊上、腿上被咬的都是包。从山下顺道而行,所到之处的石头院落多是杂草重生、破败不堪,还有很多已经坍塌了,只有少数用来做生意的院落还算干净。

游人少的可怜。景区大门显得冷清许多,售票人员无聊的打着盹或刷着手机。内部有停车场,但不允许私家车进入,估计是为了照顾观光车的生意,观光车是10元/人,停车场收费10元/次。一路看去,前来古村落的游人没有几波,粗略算一下不会超过40人,其中,还有在大戏台参加表演的孩子和家长,一副衰败景象。

从当前的情况看,估计是这个古村落已经没有了持续的资金投入,管理也跟不上了,与其AAAA级景区的评定多少是不符的。也许是因为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一时间断了人气;也许是旅游开发的商人,没有了稳定的资金投入;也许是期许的政策红利,撑不了追逐利润的心。